渠道营销不再难,偶业带来客户运营新方式
作者:  2018-05-18
阅读数:1057

谈论实体店是否赚钱(或现在最火的新零售),一个有益的思考角度是:什么样的线下业态,是未来互联网所打不掉的。

举个最简单例子,服装和饮食相比,更容易被互联网打掉。饮食即时性更强,更需要线下马上获得,而淘宝最大品类是服装。虽然投资人热衷谈论新零售,但在Zara也开始关店的情况下,参与新零售对不少实体店主来说是奢侈,最重要是要活下来。

你看到的生意流失并非让网店抢走了,而是让比你更有业务知识,资金更雄厚,营销手段更成熟,产品更有优势,销售模式更多样化,供应链更稳固的大公司抢走了。不可否认,中国的社会发展实在太快了,比起世界任何一个国家,都要快得多,或许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吧。

但有时候,优势也会滋生出不少弊端, 在商品服务还未成熟的时候,电商来了,滋生了一大批山寨、劣质的假货,这些低品质的商品不仅在线上流通,更是污染到线下的实体体验中,以往实体店购物的质量保证,如今也难以得到消费者100%的安心,毕竟有时候,连品牌真货也是残缺劣质的。

即便在新零售崛起的时候,各大电商巨头纷纷转战线下实体零售。比如在北上广深,几乎不难看到所谓的新零售,譬如某某盒子、某某无人店之类的,但全程体验下来,比起便利店的购物体验还要差,且不说品类的滥竽充数,单单是无人店中遇到设备故障的那种无助感,便令人想要破口大骂。要知道,实体零售体验除了购买商品,还有购买服务,这一点,在日本零售业中颇为显眼。众所周知,日本素来以高品质的服务闻名于世,无论是街边便利小店,亦或是闹市大卖场,从售货员到经理,甚至是总经理,其对顾客的服务态度都是一流的,这也是为什么电商未能对日本实体零售造成影响的原因之一。

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,才是新零售的未来所在。新零售是以用户为中心,在技术驱动下,建立在可塑化、智能化和协同化的基础设施上,依托新供应链,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重构人、货、场,满足用户需求,提升行业效率,实现"全场景、全客群、全数据、全道、全时段、全体验、全品类、全链路"的零售新模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据人民网报道,“拍照赚钱”是移动互联网下的一种自助式服务模式。用户下载APP,注册成为APP的会员,然后从APP上领取需要拍照的任务(比如上超市去检查某种商品的上架情况),赚取APP对任务所标定的酬金。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助式劳务众包平台,为企业提供各种商业检查和信息搜集,相比传统的市场调查方式可以大大节省调查成本,而且有效地保证了调查数据真实性,缩短了调查的周期。因此APP成为该平台运行的核心,而如何制定任务定价方案是任务完成的核心。

现在市面上有一款APP-偶业,它是由偶业团队经过14年的市场调研,数据整合与分析所研发而成。对用户、对品牌商需求的理解,有非常深入的洞见,大量的技术应用,比较好的做到了用户感受与数据真实性的平衡。因任务定价是APP中的核心要素,偶业将分布较为密切的任务进行打包,使用聚类算法将任务打包为多个,并分析包中任务个数,周围任务额大于打包容量的会员的密度,偶业建立了新的定价方案,得到模型。由于偶业任务定价较为合理,所以能有效的解决用户争抢的情况,在提高任务完成度的同时也为品牌商节约了投放调研成本。

 

实体店的品牌形象展示、促销机制、人员服务、体验反馈等,一直是令品牌商头痛的一个难点,传统调研方式贵、慢、不真实。偶业顺应了共享经济的趋势,将任务投放到实体店附近的合适的顾客,让他们在逛街的时候,顺手拍照或录像,就可以得到赏金。

这可以帮助品牌商快速降低成本,大范围搜集线下数据。很多世界500强品牌已经采用这样的创新方式来获取实体营销数据,并根据这些数据改善店面管理,有效确保品牌的形象和服务标准能够一致化地的传递给消费者。与此同时,顾客可以提出自己对店面的改进创意,让品牌商可以洞见深层次的用户需求。

虽然实体零售空间看似越来越小,但是已经有许多零售企业通过利用数据使零售效率得到提高。目前随着技术发展、人工和租金的大幅上涨、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和移动支付的普及,尤其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新零售已成为新时代的大势所趋。


我有话说
全部评论 评论:0
扫一扫关注微信